医生的关爱救了患者和自己要做傻事的患者交出刀道歉 善恶一念间的纠结与冲突,您是否经历过或者听说过?与我们说说吧 没有豪言壮语,但温柔的眼神却给患者生的力量;没有厌弃和鄙薄,用尊重和理解化开患者心中的阴霾。 她叫李锦,长春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主任。46岁的她,在传染科工作21年,从事艾滋病诊疗8年,经她手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近700例,现存活600余例。在她眼中,艾滋病患者不仅是病人,更是需要关怀的普通人。 接诊的第一位患者 现在还活着 孙子都4岁了 提示:艾滋病看上去很可怕,但经过治疗,是可以好转的。 李锦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接诊的第一例艾滋病患者,2005年3月5日,来自九台的46岁男子。当时患者发热、呼吸困难,她从头到脚为病人认真地查体。 徒手接触艾滋病患者的身体,对她来说是一个“突破”,更是感动得患者泪流不止。 “李大夫,说真话,得了这病我都不想活了,村里人都不去我家串门,都像躲瘟疫一样躲我。”患者说。此后,李锦经常和他聊天,医院领导也到病房去看望,大家还为患者捐款、捐物。 “众人的关心,让患者燃起生的希望。”李锦说,患者很认真地配合治疗,一个月后出了院。 “他现在还活着,身体状态很好,孙子都4岁了。”李锦说。 送走的第一位患者 被家人遗弃 绝望离开 提示:赢得家庭支持,患者才有生的力量。 2005年的一天,科里来了一位患者,病情很重。护士说,他妈妈把他扔到这儿就走了。“患者瘦得只剩骨头,目光空洞,满眼绝望,一句话都不说。”李锦回忆,她和同事认真地照顾他,但因为病情太重,还是没能挽救他的生命。患者临终前含着泪说:“谢谢,你们比家人对我好。” 李锦和同事为患者料理了后事,这个时候患者的妈妈出现了,没有过多的悲痛,却追着李锦要回去的路费。 “如果家庭能给他一个温暖的角落,或许即使病了,他也能活得很好。”每次回忆起这个病人,李锦都这样想。 危险的患者 从怀里掏出刀说“对不住” 提示:理解和关爱,可以化开患者心头的悲愤。 和其他医生不同,李锦的诊室前很少有排着长队的场景。坐在办公室里,她时不时要起身去门外看看。“很多患者在门外徘徊很久不敢进门,医生需要把他们请进来。”李锦说。 “上次为一位患者看完病,认真嘱咐他注意事项后,他从怀里拿出一把刀,放在桌上说:‘对不住了,没想到你对我们这样的人态度这么好。’”李锦回忆,患者说原本他不想活了,如果当时医生态度不好,就要捅死医生。但亲切、诚恳的李锦给了他希望,他才没有做傻事。 “你看,理解和关爱不仅能救艾滋病人,也能救我们自己。”李锦开玩笑地说。 接诊最小的患者 两岁的宝宝被妈妈传染 提示:艾滋病妈妈经过母婴阻断,98%可生出健康宝宝。 李锦接诊的最小患者只有两岁,现在孩子身高体重都很正常。但让人遗憾的是,妈妈在做孕期保健的时候没有做艾滋病检测。如果做了这样的检测,在怀孕第14周开始进行母婴阻断技术,98%以上的可能生出健康宝宝。 “很多人认为,艾滋妈妈生出的孩子一定会感染艾滋病毒,这是一个误区。”李锦说,乙肝妈妈经过母婴阻断,有95%的几率能生出健康宝宝,艾滋病妈妈生出健康宝宝的几率更高。 “但遗憾的是,一些艾滋病感染者不敢让医生知道,怀孕后偷偷生育,生出艾滋病患儿高达50%。”李锦说。 最痛心的趋势患者 越来越年轻99%性传播 提示:性开放是传染艾滋的高危行为。 “最初几年,艾滋病患者都是血液传播的,而现在99%都是性传播。”李锦说,更让人痛心的是,以前患者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而现在则是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居多,且很多是硕士、博士……他们中有的有十多个性伴侣,有的是同性恋,有的连被谁传染的都不知道。 李锦说:“很多人染病后会有发热、皮疹等症状;而有一半的人感染后在8到10年的潜伏期内没有症状,看上去和正常人一样,却具有传染性。” 李锦说,作为医生,她不对任何患者做道德评判。但从预防的角度说,她还是希望年轻人洁身自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