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1月3日讯 英国经济学人网站1月2日发表了题为《约翰逊专栏:2013年的胜者是……》的文章。文章对2013年的一些热词进行了解读,并公布了《经济学人》杂志约翰逊专栏评选出的年度热词。
全文摘编如下:
2013年已经结束。在2014年元旦的宿醉之后,我们的大脑已经逐渐恢复清醒。所以,现在是时候来整理一下另一项遗留的工作了:回顾2013年出现的那些精彩、诡异、可怕的英语单词。在2013年底,多家字典出版商、语言协会以及其他热衷于词汇的组织或个人均公布了自己的“年度热词”。这些词汇都是什么呢?
不同的机构通过不同的方式挑选了自己的热词。韦氏词典的挑选标准是搜索次数增长最多的单词。不幸的是,这一标准导致了毫无新意的单词“科学”(science)最终夺魁,其搜索次数在2013年增长了176%。韦氏词典的资深编辑彼得·索科洛夫斯基(Peter Sokolowski)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试图解释我们对“科学”一词的痴迷:
“科学”一词与广义的文化分歧有关,即观察与直觉、证据与传统。今年的许多重大议题都围绕科学展开,从气候变化到教育政策。我们见证了关于“伪”科学以及科学是否可以解答所有问题的热烈探讨。
这番话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有没有哪个词尤其展现了“2013”特色呢?
牛津大学出版社旗下的牛津词典挑选的年度热词是“自拍”(selfie),这一选择更好地展现了2013年的精神。在此,有必要为那些在整个2013年都没有上网的人对“自拍”一词进行解释:“自拍”指的是给自己拍的照片,一般是通过智能手机或者网络摄像头拍摄、并上传到社交网站的照片。
这个词更像那么回事。尽管这个单词并非在2013年首次出现——它首次被使用是在2012年澳大利亚,但是“自拍”却随着无处不在的摄像头、无线网和社交媒体而极速崛起。它在2013年底又得到了极大地飞跃,原因是丹麦总理赫勒·托宁-施密特(Helle Thorning-Schmidt)、美国总统奥巴马和英国首相卡梅伦在纳尔逊·曼德拉的追悼会上玩自拍。美国方言协会将于1月3日通过投票选出自己的年度热词。该协会的新词委员会主席本·齐默(Ben Zimmer)透露说,“自拍”将会是强有力的竞争者。
和很多年度热词不同——比如美国方言协会评出的2001年度热词“孔屑”(chad)和2003年度热词“都市美男”(metrosexual),“自拍”维持的热度可能会更长久,而不会随着人们的好奇心消退而消失。所以依据传统标准,本刊的约翰逊专栏或许也会支持“自拍”;对于一个沉迷自我的时代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自指词。
以传统标准来衡量,“自拍”毫无疑问是胜者,这个新词很好地总结了2013年的时代精神。但是,如果看一下年度热词那长长的候选名单,约翰逊专栏可能会选择一种完全不同的评选标准。南希·弗里德曼(Nancy Friedman)给出的一长串年度热词包括“元数据”(metadata)、“比特币”(bitcoin)、“转瞬即逝”(ephemeral)、“眼镜混蛋”(glasshole)以及“自拍”。一个单词可以把所有的词联系起来,尽管这并不是一个崭新的词汇。
2013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前合同工爱德华·斯诺登因泄露了美国的电子监听计划而名声大噪。当一家德国杂志邀请约翰逊专栏针对斯诺登泄密事件撰写一篇短小的评论时,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德语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词来表达“隐私”(英语为privacy)的意思。德语中有“Privatsph?re”一词,其意思是“私人领域”;还有“Ungest?rtheit”一词,其意思是安静地独处;但是却并没有一个词可以表述“隐私”这个抽象概念。
根据一般的简单分析,“德国人没有一个特定的词来表达‘隐私’”应该是意味着德国人并不注重这一概念,或者是他们理解这一概念非常困难。但是,事实恰恰相反。德国人在整个夏天都在关注美国国安局“棱镜门”的不断发酵;当他们得知美国人多年以来一直监听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手机时,德国人对“棱镜门”的关注度达到了顶峰。许多德国著名学者呼吁德国政府为斯诺登提供避难。德国人非常注重隐私,这一特点要追溯到“盖世太保”(Gestapo)和“史塔西”(Stasi)成为时代代名词的那个世纪。尽管没有一个特定的词来表达这一含义,但是在隐私层面,德国人或许可以给美国人上一课。
所以,现在你知道本刊约翰逊专栏挑选的年度热词了。在一个充满“自拍”的世界里,当间谍正在大量收集我们的“元数据”,当“眼镜混蛋”引发了新的忧虑,当Snapchat这类新型软件可以自己删除数据(“转瞬即逝”在硅谷是热词),当网民们囤积“比特币”以在内部圈子里实现购买和销售,我们希望2014年能够对一个有些无聊的旧词“隐私”多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