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二环路高楼林立,一片繁华大都市的景象。但谁能想到,在东二环边上,居然有一座几十米高的大楼已在这里“烂”了七八年了。每天路过这里的市民任先生,看着这栋“烂”在这里的大楼,都会忍不住摇头,“寸土寸金的东二环,居然还有‘烂’了七八年的烂尾楼,这事说出去,谁信呢?” 昨天上午,按着任先生的指点,记者从建国门沿着二环辅路向北走了几百米远,在光华路路口找到了这栋烂楼。从外面看上去,这座矗立在路口东北角的大楼几乎已经封顶,大楼主体全部是水泥结构,足有十二三层,外立面、门窗都没有安装,钢筋和水泥裸露在外面。一部分楼体上还残留着脚手架。仔细观察,大楼上的一些外露的钢筋已经生锈。显然,盖了一半的大楼停了不是一两天了。 烂尾楼的南侧就是国际邮局,北侧是一座办公大楼。从烂尾楼前沿着光华路向东走100多米就进入了使馆区。在这个繁华的城市中心,这栋烂尾楼看上去显得格外扎眼。 烂尾楼被围在一个小院里,非常寂静,西侧的大铁门紧闭,门上还贴着“施工工地禁止烟火”的警示牌。记者围着大楼转了一圈儿,除了墙上建筑公司模模糊糊的字样外,再无任何标志,也没有大楼项目的名称。走近紧紧关闭的大铁门,院里传来一阵阵的狗叫声。扒着门缝往里一看,院里除了一排两层的简易工棚外,在北侧还有一排平房,平房前的木杆上搭着几件晾晒的衣物。 “有人吗?”记者拍了拍大铁门。等了一会儿,没有反应。记者刚准备转身离开,大铁门“吱”的一声开了一条缝。 “是谁敲门?”一个中年男子问。 “这楼还盖吗?” “这楼都停七八年了,不盖了,今后也不会再盖了,这就是烂尾楼了。”中年男子回答。 “这楼是哪个单位的?烂在这儿多可惜!” “不知道,我只是看房子的。”说着,中年男子关上了大门,再也不出声了。 记者沿着烂尾楼周边打听,无论是当地居民、清洁工人,还是过往的路人,没有一个人能说清烂尾楼的来历。 “这座楼几年前就这样”,一位当地居民告诉记者,大约七八年前,这里是个工地,好像要建个办公楼,不知为何突然停了工,然后一直就没有再开工过,这几年也没见有人管。“这可是北京城里寸土寸金的地方,你看看周围,大楼一个赛着一个漂亮,每天路过这里,都能看到这个冰冷的家伙,别提多别扭了。” 经过多方寻访,记者找到了一位知情人。这位知情人告诉记者,这栋楼最初的权属是民航总局一家下属企业的,好多年前一家北京市属企业进入合作,随后因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问题,停了下来。前两年又在谈引入新的投资方,但因税费压力过重,回收投资的周期又过长,没有人愿意接手。这位知情人说,他能说的也就这些了,其他的无可奉告。 在北京凋零的寒冬里,烂尾楼暴露的钢筋水泥,与路边枯干的树枝浑为一体。来年,枯树将长出新芽,但不知这座烂尾楼能不能找到它新的主人? 专家点评 中国商业联盟陈云峰说,造成烂尾的原因大致分为三种:一是由于开发商拖欠施工单位及个人工资,造成了纠纷,并导致司法诉讼;二是由于施工方违法违规建设,被政府相关部门强制停工;三是由于开发商资金不足,资金出现缺口,造成工程无法进行。 不管出现哪种情况的烂尾,政府部门一般情况下都不直接干涉。也就是说,依据司法大于行政的原则,出现了问题,最终都会转入司法程序,由法院进行裁决。利益各方会依据司法裁决解决问题。但政府可以从中进行协调,如给予开发商一定的资金扶植,或引入有能力的资方进行转让等。 烂尾楼一般都会在经济不景气、人们的购买力下降时出现。在北京,房地产市场一直趋好,所以烂尾楼并不多。而在以往,全国比较大的烂尾楼有上世纪90年代海南出现的大面积烂尾,是由于政府收紧资金,造成开发商资金不足所致。但一般情况下,烂尾现象只是在局部才会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