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巡视工作紧紧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作为主要任务,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巡视对象,突出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一把手 如果票选2013年反腐明星,“中央巡视组”肯定当仁不让。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昨日刊文,晒出2013年中央巡视工作成绩单:半年内,10个中央巡视组通过先后两轮巡视,根据线索立案调查六名省部级干部,几乎每月查出一名副部级以上官员。 文章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1月底,各省(区、市)党委巡视组共完成对69个市(地、州、盟)、480个县(市、区、旗)及77个省直部门和98家省属国有企业、高校的巡视,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领导干部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1879件,其中厅局级和县处级干部线索562件;向组织(人事)部门移交选人用人方面的问题136件。 有价值线索增加5倍 2013年5月17日,中央巡视工作动员暨培训会议召开,标志着新一轮中央巡视工作正式启动。此后几个月,数名高级领导干部相继被立案调查,引起强烈反响。 随后,10个中央巡视组先后分两轮对20个地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展开巡视,发现了被巡视党组织在“四个着力”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其中有价值的线索比过去增加了5倍。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先后6次主持召开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2次在中央巡视工作动员会上发表讲话。 第一轮巡视结束后,10个巡视组整理出的“问题清单”已移交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截至目前,中央纪委已对贵州省委原常委、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湖北省原副省长郭有明、政协原副主席陈柏槐,江西省人大原副主任陈安众,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名谦,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原副总经理戴春宁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立案调查。 据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新一轮巡视工作的特点是,巡视组组长不固定、巡视的地区和单位不固定、巡视组与巡视对象的关系不固定,组建巡视组组长库、一次一授权。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市政治学会副会长浦兴祖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虽然巡视组前几年已经开始设立,但最近一年效果比较明显,制度上也越来越完善。“这也说明,只要中央在反腐问题上下足决心,反腐还是可以让人看到希望的。” 巡视框架逐步形成 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巡视工作的制度框架逐步形成,巡视领域不断拓展,监督力度不断加大。**、侯伍杰等一些高级领导干部腐败案发,最初的线索来源都与巡视工作有关。 2013年,中央巡视工作开始发力。2013年6月,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巡视工作的意见》和《中央巡视工作2013~2017年规划》。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对巡视工作作出部署,决定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对于2014年的巡视工作,中央纪委网站文章称:“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巡视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按照中央要求,新一轮巡视工作紧紧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作为主要任务,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巡视对象,突出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一把手。 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很赞成巡视制度,他认为,中央巡视组对地方的巡视周期2~3年比较合适,不过他也担心,一旦巡视成为惯例后,地方可能会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为巡视工作制造障碍,或者人为掩盖一些矛盾和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政治学教授梁木生则对本报记者说,巡视组选择去哪个地方巡视,本身也有讲究,恐怕相关线索早已为中纪委掌握,巡视只是让调查确认更加顺理成章。在他看来,巡视的效果固然明显,但还是需要一种长效治理,不仅要在反腐技术上加以完善,更要在制度层面筑成反腐的笼子。 浦兴祖也强调,中巡组只是反腐方式的一种,虽然效果明显,但毕竟独木难支,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也需要与“自下而上”的方式相结合,“现在网络渠道发达,去年网民公开举报的反腐成效也不错,这说明中央的反腐举措需要和公众的反腐力量互相配合,这样才能起到最大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