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曦子
发表于 2014-3-15 21:35
|阅读模式
查看: 769
案例1
人物刘燕青
身份职业打假人
获赔金额¥97800
维权成本¥2730+半年时间
维权一次至少花费千元
2013年9月,刘燕青在海淀区远大路某商城购买了65200元的水晶酒具,质检部门检测为玻璃制品。他找商场依法赔偿却被拒。刘燕青将此事投诉至 辖区工商部门,“半年了,商场才退还购货款,并给了货款的50%作为赔偿。”他的维权成本包括:检测费570元,购买商品相关国家标准及赔偿法律依据费用 约40元;打印复印费约20元;交通费、午餐费、误工费2100元,合计2730元。
在同年另一起维权案中,他在检测费、证据材料复印费、交通费、午餐、误工费、诉讼费上合计支出1085元。
案例2
人物张先生
身份普通消费者
获赔金额¥14400
维权成本¥16400+1年时间
维权成功反亏了2000元
2012年,市民张先生在某商场买了一款价值4000元的立式暖气片,但因该暖气片不合格导致漏水,家中地板受损。在向商场索赔无果后,张先生将商场和生产厂家一起诉至朝阳法院。最终法院判决商场和生产厂家退货后另外支付双倍赔偿8000元。
张先生称,在维权过程中,他花费交通费300元,误工费1000元,地板损失费5000元,打字复印费100元。“由于对方不服一审判决,我二次请 代理律师,一共花费了10000元。官司是赢了,交通费、误工费等法院也要求对方赔偿了,但律师代理费法院不予支持,算下来,我实际上还倒亏了2000 元。”张先生很无奈:“一审用了6个月,二审3个月,强制执行3个月,前前后后耗费一年,时间成本也不少呀!”
对此,张先生当初的代理律师——北京观道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吴立宏表示,虽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2013年进行了大量修正,但对消费者维权成本 方面的损失并没有给予充分关注。他建议有关部门应对此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如建立消费者维权基金、或以地方立法或司法解释等形式,将律师代理费确立为消费 者在维权过程中的必要损失。“只有这样,消费者才能在权益受到损害时敢于维权、积极维权,才能对不良商家形成强大的震慑作用。”
我们必须通过以上这二个案例得到警示,购买家居产品前要擦亮双眼,自己严格把关,不能轻信厂商的承诺,否则一旦出了任何问题,漫漫维权路您能坚持吗?就算最终维权成功,可能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来源:北京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