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车时代”说来就来。 就在不久前,天津市“临时突击”,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贵阳之后,又一个实施机动车限牌的城市。天津的限牌可谓“快准狠”,不仅是紧急通知,而且还是与“限行”并行。全国各大城市的限车政策也是呼之欲出,这让很多此前在车市门外看热闹的人们突然意识到,“限车时代”真的是说来就来。 其实大城市汽车限购限行是早晚的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统计公报显示,我国2012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2089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9309万辆。当如此高的汽车保有量面对着实在不宽裕的城市道路,以及着实不完善的城市管理和交通管理能力,拥堵几乎是个必然的死结。道路不可能说建好就建好,城市管理也不可能说加强就能加强,但车,却可以是说限就能限的。 对于全国各地的限车政策风潮,实在是不想多说什么,还是面对现实吧:限车时代已经来临,车市竞争必然加剧,车企的压力必然山大。面对各地那些让人无话可说的政策,面对必然到来的车市困局,车企们当如何突围呢? 其实,真正有着执行性的策略也就这么几类,归了归,如下:价格突围、产品突围、售后服务突围。 下策:价格突围 相比之下,价格突围是最直接,见效也是最快的。 毕竟,中国百姓是最讲实惠的(或许全世界人民都是如此)。各车企促销力度的大小,往往是每个月都会一目了然地显示在销量数据表上。11月,德系车的所谓“品质口碑”终于没能挡住日系车“性价比优势”(说直白就是价格)的冲击,轩逸和凯美瑞分别超越了德系对手,登上了A级车和B级车的月销量冠军。 当然,今年让日系从去年的谷底翻身的“价格优势”,很大程度上是日元贬值赐予的。而这种“天时”,不是哪家车企都能拥有的,更不是随时都能说有就有的,正常情况下,价格突围必然大大减少车企的利润,如果某些车企生产管理和采购供应体系的能力稍差一些的话,更会出现产品品质的下降。因此,价格突围,也就成了必然的“下策”,但可悲的是,明知是“下策”,车企们却不得不用,而且用着用着,就会形成“促销依赖”、“降价依赖”,优惠力度一减小,市场马上就给你颜色看。 中策:产品突围 既然价格突围是不得不为的“下策”,那么就更多地在产品上用功吧。 虽然以自身产品力来吸引消费者目光的做法,比降价大法的成效要来得慢得多,但是不可否认,“产品突围”一定要比“价格突围”要好得多。 一款新产品的投放,一个新技术的应用,对于车企市场表现的刺激是非常明显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当年的日产,那个被誉为舒适、节能的CVT无极变速器曾经一直是日产在华的宣传重点,当年的CVT无极变速器也的确被众多消费者所追捧。 不过好景不长,随着各大汽车制造厂商多年的技术积累,CVT无极变速器等技术早已不是什么专属,更不用说DCT等其他竞争技术以及传统AT性能的不断提升,CVT所带来的加分效应,越来越不明显。可以说如今的汽车产品同质化越来越明显,雷同的配置几乎可以在同级任何车型上找到。 那么,在面对不同品牌汽车的时候,消费者将如何抉择,车企如何取胜?尽管营销理论告诉我们,产品是根本,但很明显,产品研发是有其内在规律的,通常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周期,但市场如战场,“产品突围”往往是缓不济急。 上策:售后服务突围 第三策是售后服务突围。 之所以我认为这是“上策”,主要是由于这一策相比“价格突围”,远没有那么惨烈,也不会拉低企业品牌形象,反而会增加企业美誉,更不会有“品质失控”的顾虑;相比“产品突围”,则是多了一份“可控性”,毕竟,产品研发上的事,天生就是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大投入不一定有大回报;而在售后服务上的投入,则是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回报的。 当然,售后服务优势在市场上的见效过程也会比较长,甚至会比产品研发更要来得长,但售后上的优势,也是最能够持久积累的。 众所周知,消费者对售后服务的感受和评价,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购买和再次消费。售后服务既能够体现产品的价值,同时又能够带动更好的潜在客户。另外,从销售来看,售后服务本身也是一种促销手段,通过售后服务,车企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放心产品体验,进而有助于车企扩大市场占有率。 售后服务一直就是有怎样的付出,就会有怎样的回报。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上海大众对此体会无疑最深的。售后的其关键在于人员、体系与管理,当然,最核心的还是人。以大众旗下的斯柯达来事吧,在售后人员的培训上面从来都是不遗余力,仅仅是“以赛代练”的全国性大规模技能服务大赛,就连续举行了五次。 有了高品质的售后服务,才能真正将“客户为中心”落到实处,消费者满意其实比什么价格优势和产品优势来得都有用,车企突围,强化售后,把服务做实,这绝对应是必选的“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