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4.399999618530273px]莫斯科,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开放,也给了中国商业力量施展与崛起的机会与平台。 [size=14.399999618530273px] 如果提及开拓俄罗斯的中国商业力量,不能不提及一个词:“倒爷”。所谓“倒爷”,在苏联解体之初(1991年以后),由于俄罗斯轻工业产品奇缺,中国小商品及服装产业经营者看到了商机,他们通过空运、海运、陆路等方式大举进军俄罗斯,抢占俄罗斯市场。 [size=14.399999618530273px] “倒爷”是中国在俄罗斯开疆拓土的第一批商业群体形象,虽然有着“款爷”的豪气与财富,却也是品尝到“灰色生存”的艰辛与痛苦的商业群族。 [size=14.399999618530273px] 莫斯科,曾经是中国“倒爷”财富集聚与伤心离别之地。 [size=14.399999618530273px] 2013年12月26日,郑州《大河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者)赶赴莫斯科威登汉(音译)公园参观。不过,记者并不是以游玩的心态来这里,而是专程来参观第一批到俄罗斯创业的中国“倒爷们”留下的历史痕迹。 [size=14.399999618530273px] 据介绍,威登汉公园原来是一个大市场,正是第一批到俄罗斯闯荡的中国商业集聚创业地之一。 [size=14.399999618530273px] 廊柱式威登汉公园大门,高大威武,颇见当年建设者的气魄。随行的翻译介绍: “威登汉市场早几年就变成了公园,原因正是中国‘倒爷’从这里消失了。那时有四五百中国人在这里做服装倒卖生意,天寒地冻,非常辛苦。更为可怕的是,当地黑恶势力知道做生意的中国人有钱,他们就结伙抢劫中国人。” [size=14.399999618530273px] 怀着遗憾走出威登汉公园大门,记者无意间发现公园围墙上,有一溜儿像柜台样的门洞,有十余个。当地人告诉记者:“这么多门洞,其实就是中国‘倒爷’,每天把结算的美元(美元在俄罗斯流通)汇回国内,由于每天很多人要汇,当地银行部门就不得不开设更多的柜台,满足汇款需要。” [size=14.399999618530273px] 可以想象,一位“倒爷”下午刚出手一汽车服装,他便急忙跑到柜台处,把换回的美元汇回中国,他知道,过夜意味着什么。 [size=14.399999618530273px] 然而,“倒爷”还是倒了,原因是俄罗斯的打击。 [size=14.399999618530273px] “但是,中国‘倒爷’们虽然受到市场甚至是人为打击,仍然固守着俄罗斯市场,他们更懂得当地市场的游戏规则了,加上俄罗斯加入WTO,有了规则意识,中国商人进军俄罗斯市场更有信心了。现在,中国人控制着俄罗斯90%以上的服装市场。” [size=14.399999618530273px] 一位留学生的创业故事 [size=14.399999618530273px] 现在,中国“倒爷”的身影不见了,但是,并没有因为打击或骚扰退出市场的中国商人们反而更顽强地深耕着俄罗斯市场。 [size=14.399999618530273px] 记者在莫斯科采访,映入眼帘的中国元素,还真不少。比如在俄罗斯旅游大厦的33层,有一间中餐馆,在这里,不仅能吃上可口的中国餐,还能看到集聚在这里的中国人能够一展歌喉的KTV。据说,像这样的中餐馆,在莫斯科有十余家。而在圣彼得堡,中国餐馆更多了。 [size=14.399999618530273px] 更能让中国人感受亲切的是在莫斯科有一家飘着高高的五星红旗,用中俄两国文字书写着“中国商城”的名为“友谊”的百货大楼。据说,它是苏联解体后,中国政府出资购买了这一商城,象征着中国与俄罗斯将继承着以往的友谊。不过,经营权反租给了俄罗斯人。 [size=14.399999618530273px] 当然,站在列宁山上,俯瞰夜幕下的莫斯科,你能清晰地看到中国地产商在这里开发的高高的建筑群,它们是莫斯科城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建筑形象之一。 [size=14.399999618530273px] 然而,真正让记者感受到中国商业潜在力量的是一群90后的留学生。他们或开出租车,或兼职中国公司俄文翻译,或做导游,或做导购,开餐馆,甚至开珠宝店等等,已成为潜游于俄罗斯商业之中一股富有活力的群体。 [size=14.399999618530273px] 记者接触的一位留学生叫张靓(应这名留学生要求化名),她是中国留俄学生中比较典型的一位,现在在莫斯科大学经济学院读研究生。在业余的实践课中,她不仅做三家中国公司的兼职俄文翻译,而且还在中国开办了一家珠宝店,做起了琥珀生意。 [size=14.399999618530273px] 其实,在记者接触到的多名留学生中,作为90后的一代人,他们阳光、进取的一面,让记者看到他们身上浮现的勤劳、自立、智慧的中国人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