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汀电影里的歌曲总是能让你有一种“擦,还能这么用”的惊喜,于是你不得不感叹“丫听过的歌可真多”。
2013年热映的几部“大片”,都跟音乐多少有点关系,都被乐迷津津乐道,请原谅我用一个比较过时的说法来概括它们:《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歌比较“文艺”,《中国合伙人》的“歌”比较普通,而《被解救的姜戈》呢,就比较“二逼”。
相比之下,《中国合伙人》里的“歌”就普通多了,《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崔健)、《海阔天空》(Beyond)、《外面的世界》(齐秦),用得一板一眼的,很到位,却没有惊喜,尤其是《外面的世界》,借用小甜甜的一首歌,opps,He did it again!(想想《如果爱》) 再来说昆汀。把“二逼”和昆汀联系到一起,也许有人会拍案而起了,昆汀的片怎么可能“二逼”呢?他明明比陈可辛和赵薇都要文艺得多。从大众的认知度来说也是这样的,如果以在中国观众中的知名度作为标准,昆汀的电影和其中的音乐,都显然非常“文艺”,但是,换一个角度,昆汀电影里的音乐真的很“二”,就像他对于意大利西部片和邵氏功夫派令人难以理解的热爱一样。 至少,王家卫电影里用的歌比昆汀文艺多了! 昆汀曾说,他的生命有两面,A面是邵氏功夫片,B面是意大利西部片。单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昆汀有多爱音乐。A-Side和B-Side的说法从黑胶一直延续到磁带,后来终于被CD毁掉了。但A面和B面没有办法囊括昆汀在音乐上的喜爱,他曾说自己喜欢七八十年代的老歌,但风格上,却是涉猎了乡村、摇滚、说唱、放克、布鲁斯、灵魂乐、古典等等等等。看昆汀的电影就像是在听一张两小时的Mixtape(混音带),他就像一位Hip-Hop大师一样把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歌曲混编到一起,还能混出自己的味道。
昆汀在分析自己的电影手法时曾“谦虚”的表示自己压根儿就不是在致敬,就是“偷”各种经典桥段,这种手法在音乐里有一个对应的专有名词,叫“采样”,就是从经典老歌中截一段出来嫁接创作,是Hip-Hop音乐人惯常用的手法。 所以才有人说昆汀其实是玩嘻哈的,虽然他的电影往往看起来热血得很“摇滚”,也很“二”。而且,文艺青年们本来就觉得嘻哈很“二”。所以我才会说昆汀电影的歌曲比较“二逼”,像《被解救的姜戈》里那些歌曲,没有一首比《致青春》里的《So Young》用得更文艺。但也没有一首比《中国合伙人》里的《外面的世界》更普通。 昆汀电影里的歌曲总是能让你有一种“擦,还能这么用”的惊喜,于是你不得不感叹“丫听过的歌可真多哇”。昆汀听过的歌多这是毋庸置疑的,他是个超级黑胶收藏家,他听过的唱片可能比国内所有导演听过的唱片加起来都多,这也成为他能把各种“二逼歌曲”玩儿出花样的基础。 但个人意见,对于一个导演来说,多听点音乐真的很重要,你只知道莫里康内或汉斯·季莫或邓丽君当然也能拍出好电影,可就是对于我们这些喜欢听歌的人来说就难免觉得无趣了点。这是目前内地电影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要么“文艺”,要么“普通”,很少会给人惊喜。 反正我觉得陈可辛很可能还会再用一次《外面的世界》。 此处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署名“耳东”并超链本文链接,谢谢! (微信交流:smashingballads ) 推荐阅读: →梅艳芳时代的三件宝:翻唱、造星、顾黄 →林志颖摔跟头背后:港台偶像工业已破产 →李宗盛扮屌丝:来也《匆匆》,去也冲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