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审计署公布19个贫困县2010年至2012年财政扶贫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审计结果,19县普遍存在着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等问题,有的甚至将扶贫资金用于请客送礼、搞形象工程。(1月4日《人民日报》. 政策聚焦)
报道称,贫困县干部群众普遍不愿“摘帽”,一些非重点县也想办法哭穷“戴帽”。以往,媒体也曾有这样的报道,某县为了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竟然在政府网站上刊文祝贺,同时还在硕大的电子显示屏赫然写着:“热烈祝贺某某县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新时期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在笔者看来,贫困县脱贫不愿“摘帽”和非重点县也哭着闹着要“戴帽”,这与政策上缺乏退出的正向激励效益有关,政策上实际是反向激励,留在里面的好处很多,退出没有好处。一旦当上贫困县,群众不愿意退,干部也不愿意退,也不敢退。
不愿“摘帽”和哭着闹着要“戴帽”,肯定有他们暗暗窃喜的一面:一是来之不易。当地官员经过多年“跑步进京”,或登门“拜师傅”、庙堂“烧高香”,大富大贵的菩萨终于显灵了——摘得了“贫困”帽子;二是钱串子有了。“贫困”意味着扶助、意味着大批的项目、意味着大把的资金。在不少地方削尖脑袋都争不来一个项目,一旦贫困“帽子”胜券在握,国家扶贫项目、扶贫资金,当然是水到渠成了;三是频出政绩。你想,“天上掉馅饼”如同“天上掉下林妹妹”,有了出人意料的好事,从此,少在“贫困”俩字上“费费神”,这政绩不就来了吗。有了政绩,何愁“官位”和“乌纱帽”,如此这般,一箭三雕之美差真是“千里难寻”!
试想,一个地区如果戴上了“贫困”帽子,肯定是不光彩的事,而有些地方官员们却偏偏不这样认为,他们自欺欺人的认为,“国家贫困县”的帽子不是耻辱而是荣誉,它如同“经济发达百强县”的荣誉为一体,早已成为一些“聪明绝顶”的地方官员们追求政绩的一种途径。
说白了,抢戴或不愿摘贫困县帽子,如同愚人抢戴“绿帽子”如出一辙,具实是不光彩的愚蠢行为,不是社会的进步,而是一种可怕的倒退行为,甚至与全面成小康社会背道而驰。一个地方发展落后,主要是领路的官员不行。抢戴贫困县帽子,暴露出一些官员“懒政”、不思进取、贪图安逸等病态心理,是我们全面成小康社会的绊脚石。
常言道“扶贫先扶智,帮困先育人”。欣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贫困地区要把提高扶贫对象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贫困地区考核指挥棒如果这么一调整,就为建立健全贫困县退出的正向激励机制开辟了道路,贫困地区的党政领导将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把减贫绩效作为主要追求目标,积极主动争取早日摘除贫困帽子。
笔者认为,要消除抢戴“贫困帽子”的怪现象,首先要让地方官员从思想和认识上有所转变,消除执政惰性,不能把地方发展的希望完完全全地寄托在国家的帮助、扶持上,要深挖地方潜力、迎头追赶。同时,还要管好“戴贫困帽子”机制,不能乱盖乱戴。要与时俱进地、科学地去制定贫困县标准,要科学地去评定一个地区贫困与否,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对一个地区的各项发展指标进行打假挤水,杜绝违规、违纪、暗箱操作。最后,要完善“摘贫困帽子”机制,定期对扶贫县进行综合检查,如果其已经不符合戴“贫困帽子”,那么就要及时摘掉,让给更需要这顶“帽子”的地方。坚决做到均衡发展、全面小康,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作者:朱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