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镇原来漫山遍野的酒厂传近半关门 茅台酒厂员工福利大大缩水 小陈是仁怀市酒都大饭店的后勤人员,同时他还有一个副业—白酒销售。过去,利用在酒店工作的机会,他积极地向客人推销茅台镇的酱香酒,有时甚至无暇顾及自己的本职工作。每至岁末年初,“贩酒”都会给他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可今年他却更加珍惜在酒店的工作,修水管、弄网络……面对客人的需求,他随叫随到。因为,现在茅台镇的白酒卖不掉了,赚的钱远低于工资。 仁怀在等白酒市场回暖 茅台镇依山而建,原来在这里,漫山遍野都是酒厂。去年,很多酒厂都遇到了销售困境。虽然仁怀市至今不愿出具官方的停产数据,但去年,在高粱减产的情况下每斤均价依旧下降2-3毛却是不争的事实。高粱卖不掉就意味着买的人少了,而高粱又是白酒主原料,不再投粮或减少投粮的厂大量存在,甚至有酒企老板说,一半左右的酒厂已经关门。 对于这一点,仁怀官方倒是有话要说。仁怀市宣传部负责人老钟表示,停产确实客观存在,但停产并不意味着企业倒闭,关于停产原因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先生产的酒大量滞销,资金链断裂,企业没钱买粮投入新的生产周期;第二种,企业看到产业大势调整后主动选择观望。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酒还在,人还在,设备还在,只要市场有所恢复,他们便会立刻恢复生产。 仁怀市酒类发展局局长欧先奇说,尽管白酒业萧条,目前仁怀不存在酒厂工人失业问题,“制酒都按着周期来,仁怀的酒厂太多了,实际上工人一直是不够的,一个制酒师基本都要在几个厂里轮流做,而且他们即便不做酒,当地也有很多新上马的基建项目缺人手。” 茅台酒厂员工曾经福利丰厚 茅台镇最有名的酒,当然还是茅台。 近日,记者前往茅台酒厂进行采访。这是一家与众不同的省属国企,酒库附近有武警专门把守。记者申请了一张通行证赴制酒二车间、新包装车间、酒文化城三处进行采访。 在制酒二车间,工人们正用纯人工的方式酿酒。当地人告诉记者,其实其他酒厂的制作工艺也差不多,标准相对来说没那么严格。酒文化城的讲解员说,茅台酒厂的酒库占到厂区面积的三分之一,现在酒库存酒的市值达到2500亿元。不过,她所指的“现在”是指2012年,如今,这一数值恐怕已经大幅缩水。 新包装车间外车水马龙,记者遇到了正在排队领年终福利的工人。一位年轻女工告诉记者,和去年相比,米、面、油、肉等十几类生活必需品的数量保持稳定,不过去年她领了6瓶飞天茅台酒、1件迎宾酒,今年减为2瓶飞天茅台酒、1件王子酒。还有一群人一直在车间外守候,他们拿着茅台提货单,等着拿走新鲜出炉的飞天茅台。 无论是在品牌店还是杂牌店,只要卖酒,有一种东西是店主都想方设法突出的—茅台提货单,不过抢单子的现象现在已很少发生。一位机关单位的司机告诉记者,茅台酒厂的工作依然是一个金饭碗,员工年收入的最低标准也有12万,而一般公务员的月工资约为3000元,“光年终奖,普通员工一下子就发4万多,中层的可以拿到十几万。” 品牌只认“公务接待” 茅台的商标为圆形,中间有波纹隔开,上红下蓝,上面有五星,下面写“moutai”,在仁怀转一圈,可以发现太多类似的“茅台”。黔国、中黔、五星、茅山等品牌都是以茅台的商标为原型加以改动,或改掉下面的拼音,或减掉上面的星星,当地很难跳出茅台圆形商标这个框框。 欧先奇说,茅台酒厂是一艘“大航母”,去年为仁怀带来140亿元税收;直接带动2万人就业,间接带动人数更多;还为粮食、煤炭、服务业等上下游产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当地人都喜欢喝酱香酒,即便在杂牌店,你也买不到外地酒。”老钟说。不过除了茅台,茅台镇有知名度的酒企并不多,品牌是当地的一大弱势。在仁怀,很多卖酒的店铺仍以“公务接待酒”作为金字招牌吸引买家。五星酒业专卖店的老板娘建议记者购买一种498元的酒。理由是“政府接待用得比较多,品质肯定有保障”,这种固执的营销理念在当地非常普遍。(文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