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委巡视组对省属国有企业进行巡视。资料图片
近年来,巡视制度在发现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客观上,巡视工作也存在覆盖面不够宽,巡视内容宽泛、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对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这是党内监督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有助于促进问题解决,遏制腐败发生。
实现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增加专项巡视,加快巡视节奏
“有的投资决策不够科学,安全生产管理存在较多隐患,虚报库存、掺杂使假等问题时有发生”、“有的贷款发放不规范,存在廉政风险,有利用信贷权牟取私利的情形”、“财务管理、领导干部薪酬管理、自主招生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这些是2013年第一轮巡视中,中央巡视组向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及中国人民大学反馈的巡视情况。
“过去巡视没能做到全覆盖,更多的是针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企事业单位关注得不多。”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教授说:“任何掌握公权力和公共资源的机构和人员,都有可能腐败,都应当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特别提出巡视工作要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就是要更好地发挥巡视的‘千里眼’作用,找出‘老虎’‘苍蝇’,不留死角。”
“应当把企事业单位纳入巡视监督的范围。”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表示:“一个央企管的资金,一点也不比省里管得少,事业单位同样也掌握着不少公共资源。”
然而在现实中,仅就中央巡视工作而言,如果要做到巡视全覆盖,就有280多个中管单位、31个省区市需要巡视,而以目前每年20个中央巡视组的规模,如果仅依靠集中巡视,需要10多年的时间才能巡视一遍;各省市组织的辖区内巡视也存在类似问题。显然,如果一直按照原先的巡视方式,根本不可能满足巡视“全覆盖”的要求。
如何破题?
“摸清底数,做到心中有数。”马怀德提出,中央和各省区市应当对巡视范围进行调查研究,明确巡视的覆盖面,把全覆盖的对象搞清楚,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逐步推进。
马怀德还建议,可以改进巡视方法,增加专项巡视,将专项巡视和常规巡视相结合。对社会反映强烈、问题突出的地区、单位,可以派出小分队进行专项巡视,巡视的时间不固定,人员也不固定。“机动性增强了,频率多一些,全覆盖就没那么难了。”他说。
加快巡视节奏也是实现全覆盖的方式之一。党建专家表示,可以根据巡视工作实际来确定对地方、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巡视的时间,适当调整集中巡视时间,做好巡视各环节的紧凑衔接,提高工作时效性。
“改进巡视方式还须突出专业性。”辛鸣建议,应分析研究相关地方、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性质特点,根据巡视对象选择巡视的具体形式;同时,巡视组也可以适当吸纳一些专业人士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