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查看最新行情
【推荐阅读】李河君自称抄底光伏:从赛维尚德败案中找到命门 独家还原福布斯新贵李河君:水电站项目暴富遭诟病 能源帝国成就665亿身价恐含水分 从世代务农的客家少年到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名第四,坐拥665亿身家的光伏大鳄,现年47岁的李河君的人生一路向上。 本报记者 陈姿羊 特约记者 吴绵强 发自广东河源 从世代务农的客家少年到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名第四,坐拥665亿身家的光伏大鳄,现年47岁的李河君的人生一路向上。 “小时候我们都住在这间屋子里,一起玩耍,但不同的是,他的成绩从小就一直非常好。”2月28日,在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仙塘镇观塘村的广式祠堂老屋前,李河君的堂哥李南雄一手指着祖屋,一边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忆。在他看来李河君“聪明”、“孝顺”,但“话不多”。 当年“话不多”的腼腆少年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和设备生产商—汉能控股集团(下称“汉能控股”)的掌舵人,李河君不仅拥有两架湾流G550顶级私人飞机,甚至给位于河源市高新区的广东汉能光伏有限公司的保安配备“中国武装”的制服,“老板帮我们弄到了编制,这样看上去比较气派”,厂区内一名保安如是向时代周报记者说。 河源,这个偏居粤东北的地级市,既是李河君的老家,更是其福地。早在多年之前,以倒卖电子产品赚得第一桶金的李河君便在河源开发水电站,从此走上巨富之路。而在李河君转战光伏产业之后,又在河源投资210亿的太阳能薄膜组件生产和研发基地,以及两座东江干流上的发电站。 但少有人知的是,在河源当地,李河君的口碑却褒贬不一。2010年12月31日,李河君旗下的汉能广东东江黄田水电站(下称“黄田水电站”)成功并网发电,但由于其未妥善处理好上游淹没线以下的征地工作,电站拦河蓄水后河源市黄田镇乌坭村和清溪村多处房屋、农田遭到不同程度的淹没。其中位于黄田镇乌泥村的桂山酒厂因酒厂被水覆盖,在2013年2月4日与黄田水电站签署补偿协议书后,黄田水电站仅赔付100万元,至今还有330万元款项未到位,村民向当地有关部门反映多次,仍然无果。 事实上,作为2013年福布斯富豪榜的“新人”,李河君从默默无闻一举超越马化腾成为中国第四富豪,广东省首富,但无论其个人经历、发家路径,还是财富结构无不透着神秘。 抛开财富光环,李河君乐于谈及社会责任,而其社会职务包括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全国青联委员,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等。 在665亿元净资产的光环之下,李河君真实资产依然神秘莫测。据时代周报了解,汉能集团号称“2000亿元”的投资计划实则大多数来源于银行与地方政府。更耐人寻味的是,2013年末,汉能集团抵押所持汉能太阳能市值逾40亿元股份,贷款约3.45亿元来增持公司股份,汉能集团的现金流遭受质疑。 2月28日,时代周报记者来到河源市,展开了近一周之久的调查采访,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广东新首富。 客家子弟笃信风水致富 从河源市市中心往东北方向约20公里,途经G205国道、木京水电站和一段约2公里的坑洼柏油村道,便来到了仙塘镇观塘村。村庄四周山岭环绕,东临东江,是仙塘镇规模最大的村落。 从村口的观塘小学步行约五分钟即是李河君的老家。李氏老宅坐北朝南,屋前一棵龙眼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采访途中,时代周报记者偶遇李河君堂兄李南雄,听闻来意后,李南雄说起了李河君的年少往事。“我们原来就住在这个屋子里,他家住右边房,我家在左边。”李南雄指了指这座灰瓦青砖的客家祠堂说。 自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李家搬迁至此,李河君在这座6间房的老宅中度过了大部分的童年时光,直到李河君发家后,其父母及两兄弟才搬至河源市。 “李河君从小成绩就好,那时候也没发现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我们玩他也玩,但是他比较沉稳,不爱说话。”李南雄感慨。他说,李河君念旧、孝顺,每年都要回观塘村几次,时常乘坐私人飞机“汉能号”回老家。 1984年,李河君从河源中学毕业,并考上了北方交通大学(现“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成为当时观塘村家喻户晓的风云少年。 或因于此,李河君对家乡的基础教育情有独钟。在观塘小学门口的简介中,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2001年李河君出资50万人民币将母校重建,学校占地面积至此增至3000平方米,与对面的李家堂兄弟的乡村别墅一并成为观塘村最气派的建筑。 “他家原来条件不好,爸妈都是农民,小时候吃了不少苦头,但是他争气,你看他把老屋附近重建得多好。”李家祠堂的邻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李河君发家之后,李氏兄弟在祠堂前建了一个两百来平方米的池塘,池塘南侧是一个灯光篮球场和健身器材供村民使用,池塘东侧则密集地摆放着15个造型各异的大理石雕像,有喂食的老鹰、跃龙门的鲤鱼、打鸣的雄鸡等。当地村民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些雕像、龙眼树和池塘的位置都是有讲究的,“是李氏兄弟专门请风水大师勘测而成”。 李河君的暴富,也使得李家在观塘村的地位水涨船高。“现在观塘村都是李家说了算。”当地一位老伯对时代周报记者直言不讳,“我们村上一届村主任是李河君的堂弟,这次换届选举新村主任又是他们李家的人,反正人选都是他爸爸(指“李河君的父亲”)来定嘛。” 多名村民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李父虽已70多岁高龄,但在村中话语权非常高,而且还在村庄南边的东江边经营着一个采沙场。“观塘村对面木京水电站旁那一大片正在打地基的工地就是李父的别墅。”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李河君的哥哥李国祥和弟弟李伟军二人分别在李河君旗下的黄田水电站和木京水电站,担任主要负责人。 虚报建设规模违规获补千万 事实上,做小水电起家的李河君真正意义上的事业起点也是来自他的老家河源。 1988年,李河君靠着向大学老师借来的五万块钱,在中关村倒卖电子产品。到了1994年,李河君手头上已经有了七八千万元的资产,同年在他河源中学的同学建议下,李河君拿出1000多万元收购了河源东江上一座装机容量为1500千瓦的小水电站,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公开资料显示,汉能集团目前在河源有三个重要项目:装机容量30000千瓦的木京水电站、装机容量20000千瓦的黄田水电站和投资210亿的太阳能薄膜组件生产和研发基地(广东汉能光伏有限公司)。2002年4月30日,木京水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2010年12月31日,黄田水电站并网发电;2011年11月19日,汉能广东河源光伏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正式投产。 3月2日下午5点,时代周报记者来到了位于河源市高新区高新五路的广东汉能光伏有限公司(下称“广东汉能光伏”),占地500余亩的厂区显得十分冷清仅有一名环卫工人在打扫卫生,厂房和职工宿舍都未见工人和车辆往来。 不同于其他企业的保安,该厂区的保安全部统一身着“中国武装”的制服,一名正在值班的保安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个厂的保安只招高中以上学历并且服过兵役的青年,“老板帮我们弄到了编制,这样看上去比较气派。”上述保安对时代周报记者坦言,“他很有钱,在河源没有办不到的事。” 河源市一接近汉能集团的人士透露,该太阳能光伏项目落户河源时,达成的协议是政府出地,汉能集团出钱,河源政府拨给汉能集团990亩的工业用地。 事实上,就在去年6月21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一则名为“5044个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审计结果”的公告,其中便指出广东汉能光伏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单位存在多报建设规模和装机容量的现象,违规获得中央财政金太阳示范工程补助资金2637.25万元。 对此,汉能集团解释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受厂区屋顶安装、铺设等条件限制,广东汉能厂区实际完成了5.18MW,并已并网发电,其余的4.82MW容量建设地址变更至农夫山泉厂区。并于2012年12月将补贴资金2637.25万元退还给了河源市财政局。 水电站致村民索赔无门 在河源市,围绕着汉能集团旗下的黄田水电站还有一个悬而未决的损失赔偿事件。 2008年1月13日,黄田水电站获国土资源局批准,2010年12月31日,该水电站成功并网发电,但随后却带来了缠绕黄田水电站西侧乌坭村和清溪村部分居民近四年的噩梦。 2010年5月6日,位于河源市东源县黄田镇乌坭村的桂山酒业有限公司(下称“桂山酒业”,突然遭到来自于东侧的东江水倒灌,近3000平方米的酒厂全部淹没其中,旁边的养猪场和鱼塘亦被淹没。此后,桂山酒厂及旁边部分村落又三次遭到江水围困,最高水位达到五米,最低时也有一米多。 “黄田水电站在征收上游淹没线以下的土地工作时,没跟我们进行协商,没将酒厂编到征地计划内,所以它2010年开始蓄水以来,只要雨季或者发洪水,酒厂就会被淹没。”桂山酒厂法人代表曾国安对时代周报记者愤慨地表示。 根据时代周报记者拿到的黄田水电站建设用地项目承包说明书也证实这一说法,项目规划图显示,黄田水电站的确没有将桂山酒厂所处的乌坭村包含在内。 “之前三次虽然淹没了,但是因为黄田水电站的发电机组没有全部启用,江水还会退去,2012年它完全蓄水发电之后,酒厂就在水库淹没线以下了,十多年的酒厂毁于一旦。”曾国安指着已被东江水完全围困住的酒厂旧址无奈地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不仅是曾国安的酒厂,位于乌坭村西北方向青溪村的曾宪明、曾国常、曾瑞明和曾国文的责任田地、现耕地也因黄田水电站蓄水而被东江水完全淹没,老屋也被水覆盖无法继续居住只能在旁边新修房屋。 “从2010年以来我已经向黄田水电站和相关部门反映了十几次,但直到现在都没有得到解决,第一次被淹的时候黄田水电站方面就知道我们的事情,但还是继续违规蓄水发电。”曾国安说。 2012年上半年,在东源县司法局协调办的协调下,双方达成协议,黄田水电站一次性补偿桂山酒业损失共计430万元,并于2013年2月4日由黄田水电站负责人李河君的大哥李国祥签署补偿协议书。 “协议书签订的第三天,黄田水电站预付了我100万元,说剩下的330万春节之后按期付清,结果后来他们又改口说把酒厂的二十多亩的地给他们,才把剩下的330万元赔给我。”曾国安谈及此难掩愤怒。 而清溪村的曾宪明四人,至今都没得到黄田水电站方面的任何赔偿,投诉无门。 “一基两翼”打造千亿能源帝国 “到2035年,清洁能源将占全球一次能源利用总量的50%。”李河君在去年底曾大胆预测。 “一基两翼”是李河君为汉能集团建造“清洁能源帝国”的清晰构架。“左翼”是太阳能光伏研发与生产,“右翼”则为太阳能光伏应用,汉能集团目前最成熟的产业是“一基”,也就是包括水电和风电在内的清洁能源发电业务。 1994年,通过收购东江的那座装机容量为1500千瓦的小水电站,李河君正式进军水电行业。其后的那几年,亦是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小水电最热的时期。李河君开始在广东、青海、浙江、广西等多地收购或者新建小水电站。 随后的2002年,在听闻云南省希望引进多种所有制经济投资水电后,汉能集团的前身华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睿投资”)决定接下金沙江中游“一库八级”水电站中的六座,首先开发的便是金安桥水电站。 但事与愿违,同年,五大发电集团成立,水电站成了几大国企“跑马圈地”的重要指标,李河君和云南省的合作计划没有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准,后经过妥协,2005年12月16日,华睿集团将接下的6座水电站中的5座分给了国有能源企业进行建设开发,而李河君得到了其中最好的金安桥水电站。 根据不完全资料显示,目前汉能水电和风电项目有,云南省金沙江金安桥水电站、云南五郎河流域梯级水电站、广东省东江木京水电站和广东省东江黄田水电站、江苏省如东风电场、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风电场。 2009年,一度游离于公众视野之外的李河君突然高调宣布进入光伏产业。但与其他国内光伏企业选择的晶硅技术不同,机械工程系出身的李河君选择了技术难度更大的太阳能薄膜技术。 至此,李河君便开始不厌其烦地讲述汉能集团宏大的太阳能光伏野心。从2009年7月签订与广东省河源市的薄膜太阳能投资项目开始,李河君先后与多个地方政府签下了薄膜太阳能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协议书,总投资近1500亿元。 2012年底,李河君高调宣布,汉能集团已投产的8大光伏基地总产能已经达到3GW(300千瓦),超越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Solar),成为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企业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商。 665亿身家遭质疑或含水分 虽然以664.9亿元名列2013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四位,但李河君的真实身家仍不被外界所知晓,连其在汉能集团的控股股份也被外界传闻有两个版本,一种是超过50%,还有一种则是高达97%。 事实上,在汉能集团高歌猛进布局光伏产业的同时,其在国内新疆吐鲁番、江西宜春等地的光伏项目还处在尚未投产的状态。对于汉能集团“一基两翼”业务的投资和盈利状况,也仅能从汉能集团方面给出的公开信息管窥一二。而汉能集团让人捉摸不透的股权抵押和媒体曝光信息,更给这个光伏大鳄的真实财富添加了一丝神秘色彩。 2010年,汉能集团宣布以11亿元获得了2009年在香港上市的铂阳太阳能29.4%股权,成为控股股东,之后又进一步增持至50.65%。李河君成为铂阳太阳能实际控制人。2013年1月17日消息,铂阳太阳能更名为“汉能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新中文股份简称为“汉能太阳能”。根据汉能太阳能2013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汉能太阳能净资产约合113.85亿人民币,纯利润14.42亿元。 2013年末,汉能集团将所持汉能太阳能51.05亿股抵押给4间金融公司,贷款余额约5.2亿元,实际使用贷款额约为3.45亿元来增持公司股份。为何坐拥百亿乃至千亿资产的汉能集团要通过抵押股权的方式来获得仅3亿余元的贷款?汉能集团的真实财力、现金流究竟如何? 据了解,李河君前两年大肆宣扬的“2000亿”薄膜太阳能研发生产投资计划实则多来自于地方政府和银行。“汉能在各地投资依据其‘三三制原则’,政府出资三分之一,银行出三分之一,汉能自己出三分之一,有时汉能连自己的三分之一也不出。”一位汉能离职高管如是说。 时代周报记者亦发现,2011年与2014年,汉能集团分别获得国开行300亿融资授信和民生银行、亚洲金融(3.24, 0.00, 0.00%, 实时行情)合作联盟提供的总额不低于200亿元的融资支持,以支持汉能集团在全球开发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电力,帮助汉能引进、消化和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太阳能发电技术。 “在欧盟‘双反’之前,国内光伏企业90%的产品都是销往国外的。最后达成的协议是,我们国家出口到欧盟7GW的配额,而在之前我们出口到欧盟是20GW,那么就算是7GW全部出口了,我们还有13GW的产能释放不了。国家就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还是没有办法消耗掉这么大的产能。”卓创资讯能源分析师王晓坤认为,目前国内整个光伏行业还是处在一个比较低迷的状态。 那么,对于目前号称总产能已经达到3GW,“终极产能目标10GW”的汉能集团,能否实现宏大目标,又如何找到卖方市场?这是新首富李河君接下来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记者手记]农家子弟的逆袭路 本报记者 陈姿羊 李河君念旧,每年都会回老家一趟。 但对于观塘村村民来说,李家当时的清贫已然是很模糊的印象,当年其貌不扬的李河君早已离他们很远很远。在采访中,村民津津乐道的是李家为村里新修的活动广场和翻新的观塘小学,还有他的巨额财富。 在河源,李河君这个传奇般的人物更是被当地人越传越神,他拥有的两架私人飞机往往被拿来佐证其资产的雄厚。李河君也对故乡情有独钟,不仅名字中带有“河”字,每次开拓事业新疆土时,河源总是他的第一选择地。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作为河源本地人和拥有多重社会职务的大企业家,李河君在河源的三个大项目都享受到了极大的政策优惠。 从1984年考入北交大,到1994年涉足水电行业,再到2009年高调进军光伏产业,李河君的清洁能源帝国不断壮大;从河源市到全国各省再到三笔海外收购,李河君的事业版图持续延伸;从腼腆的客家少年到如今往返于地方政府游说的企业家,李河君成功逆袭。 但李河君的真实资产帝国仍处在一片迷雾中,摸不清也道不明。在目前整个光伏行业的寒冬,其制定的“目标10GW”的终极产能究竟是“看上去很美”还是如李河君所说的是大势所趋,也只能交由时间来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