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曦子
发表于 2014-3-15 16:28
|阅读模式
查看: 768
原标题:托老所将成新小区标配
北京市新建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将扩容调整。记者从北京市规划部门获悉,调整后北京市居住区必备的公共服务设施将从现有的36项增加到52项,新增项目包括托老所、社区文化设施、便利店、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等。
买个油盐酱醋不出小区,老人到托老所不出社区,享受图书阅览、多功能影视服务不出街道,这些过去还没有硬性规定的服务项目,今后都将成为本市新建居住区的标准配置。新指标规定,新建社区必须要按每千人90平方米的标准建设托老所,要求有不少于10张日间照料床位及相应的娱乐康复健身设施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同时,每个新建小区都要按每千人至少1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便利店,既可就近服务群众,也将增加社区就业和商机。绿色循环理念也将在社区落实,新标准规定,每个小区要按最小规模6平方米配置再生资源回收点,每个社区还要建设相对集中规模较大的再生资源回收站。新增的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标配还包括社区助残服务中心、透水铺装、雨水调蓄设施、下凹式绿地等。
据了解,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将摒弃完全由开发商代建方式,增加政府承担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工作任务比重。市规划委表示,此举有助于改变过去开发商建设配套设施丢项甩项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现象。具体资金来源和建设管理体制也将相应有所调整,总的方向是政府要履行好公共服务“保基本、兜底线”的职能。
对于已建成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欠账问题,市规委强调,新标准不仅包括除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外的本市城镇地区各类新建住宅(含中央单位住宅、保障性住房)项目,也适用于改扩建以及增设或完善现状老旧小区中既有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内存
目前全市已有托老所近4000家
本市去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要求新建社区必须有专门的养老设施,如托老所、育托所等。同时,老的社区要通过挖潜、置换、购买等方式,配套建设新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据悉,目前全市有近4000家托老所。
2009年底,北京市提出“九养政策”,其中一项就是要在城乡社区(村)建立托老所。按照当时的设想,托老所设置有一张或多张床位,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九养政策”,也提出托老所的创建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街道、社区可利用社区服务中心等场所来建立托老所;二是可与养老机构或企业、民办非公组织等合办托老所,即社区出场地,交给专业的社会力量来运营。按照托老所提供服务分类,基本分为日托型、全托型和辐射型。日托型托老所主要为社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包括基本生活需求和一些娱乐活动;全托型托老所老人晚上也可以居住;辐射型托老所以托老所为依托,由专业的人员上门为老人提供服务,比如青松居家康复护理机构。 |
|